首页 > 酒店新闻 > 行业动态

Ag贵宾会官网|内镜医生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7:35    次浏览

我们在团队协作的时间里,见证了最美好的彼此。作者:张雨雨来源:医学界消化频道Part1:不要小看这里的每一个人八年前,我和小李还是一腔热血的医学青年,刚接触内镜时,热情高涨,那时我们谈论最多的是李兆申、周平红、金震东、工藤进英这些内镜大咖,什么时候,我们才能潇洒自如地操作内镜,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名声大噪,成为内镜大神?进入内镜中心学习一个月之后,小李的梦想就彻底破灭了。他满腹牢骚,我是来学习内镜操作的,又不是来洗镜子的,让我每天穿着防护服和那些洗镜工呆在一起,我是不习惯!我笑着安慰小李,还有我陪你呢!小雨,我觉得我们应该抗议。小李义正言辞地说。真还别说,第二天,小李就去主任那抗议了,说都来一个月了,还在洗镜子,这样子下去,什么时候是个头啊……主任听完小李的抗议后,只是拿起一根胃镜,问小李,你就把这根胃镜所有的结构,每一部分的作用说出来听听,如果都对了,那么从明天起你就不用洗镜子了。小李支支吾吾,虽然洗了一个月镜子,对主任提出的问题还是一头雾水。小李不知道,其实在他抗议之前,洗镜工们已经先到主任那投诉他了,每天在洗镜室牢骚不断,不但不向大家请教,举止投足间还尽是歧视,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,因为敷衍洗镜,一些内镜消毒不但达不到要求,还因为错误的洗镜方式,导致很多根内镜出现了异常。主任语重心长地对小李说道,不要小看这里的每一个人,哪怕是一名洗镜工,他们对内镜中心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在初学者面前,他们就是老师……如果小李能够虚心请教,那么在洗镜的这一个月里,他会学到很多东西,即便是一名小小的洗镜工,他也能做到心中有镜,镜子的构造,每一个按键,操作孔的功能,完全了如指掌,试问,如果不熟悉,又怎么能洗好内镜?Part2:他们是助手,也是老师刚进内镜中心,我和小李都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,当我们盲目崇拜那些内镜操作老师时,却忽略了这里最默默无闻的人们。他们是洗镜工,他们是护士,他们是麻醉师,他们是清洁工。不要小看洗镜工,我们内镜中心的洗镜工都拥有大专学历,在内镜中心成立的时候,他们就多次被送到上海北京一些知名医院的内镜中心进行培训,洗镜消毒听起来容易,但里面却有很多技巧,严格的消毒不但保护了病人还保护了医者,娴熟轻柔的清洗动作,不但提高了洗镜效率,还更好地保护了内镜,延长了使用寿命。不要小看护士,和临床一线的护士不同,内镜中心的护士专业要求更高,有些经验丰富的护士,年轻医生看不出的病变,她可以看出,我开始操作内镜的时候,在胃体中部后壁差点就漏掉了一处病变,是护士火眼金睛,一眼就看出了那块胃粘膜有问题。局部粘膜虽然平坦,但是发红,粘膜粗糙,后来活检结果提示IIb期早癌。 我们不由地感慨,护士发现早癌的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年轻医生。更了不起的是,肠镜操作,你满头大汗,换体位,反复勾拉退镜还是一筹莫展,护士双手一压腹部,显示屏上,肠粘膜一下就靠拢过来,有效的压腹可以防袢,护士妙手一压,顿时难题迎刃而解,你直捣黄龙,两分钟不到,到达回盲部。当然还有各种活检和治疗,内镜下息肉切除,ESD,EMR,EST,食管曲张静脉套扎,胃底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……这一切都不可能医生独立完成,需要护士的配合,特别是内镜下治疗,瞬息万变,稍有不慎,往往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,恰恰得益于医生与护士的完美配合,才使得刀锋上起舞,有惊无险。不要小看麻醉师,正因为他们高超的麻醉技术,才使得病人远离痛苦,医生的操作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,也才能开展起更多的内镜下治疗。也不要小看清洁工,正因他们的早出晚归,才使他们的早出晚归,才使我们每一次上班,都会看到一个舒心,干净的环境,在这样的环境里,病人舒心,医生开心。内镜中心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主任常常对年轻医生说,这里的护士,洗镜工,麻醉师,清洁工,他们是助手,也是老师,他们就像医生的左膀右臂,缺一不可。Part3:内镜医生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内镜中心呆的时间越久,就越能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。团结一心,其利断金。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真理名言。每天,内镜中心都要完成很多胃肠镜检查,还有进行内镜下各种治疗。我们成立了专门的ESD,ERCP,超声内镜小组,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,术前讨论,术中观摩,术后护理指导,每次完美的内镜治疗背后,都有着整个内镜中心共同的努力和团队协作,八年前,当我是年轻医生的时候,我崇拜那些内镜大咖,更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。八年的时间里,我去了北京上海广州很多大医院的内镜中心,也见到了一直仰慕的偶像,但是更大的体会,越牛的大咖,背后越有一个无与伦比的精英团队。是啊,名人光鲜背后,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们。正因他们的鼎力支持,才使得内镜医生在这个舞台上潇洒自如,收获荣誉。八年后,我更加明白,内镜医生,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虽然再不用清洗内镜,但是每一次见到中心的洗镜工,我总是很有礼貌地对待他们,还有我们的护士,麻醉师,甚至是清洁工,他们曾经是我的老师,感谢他们在八年的时间里,一直如初地待我,给了我一次次学习成长的机会,也配合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挑战。我们在团队协作的时间里,见证了最美好的彼此。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来稿邮件主题为:【投稿】医院+科室+姓名小编微信:choudan110